你認為你的內容頁面經歷了多次最佳化,在內容上已經盡善盡美了,但實際上搜尋排名仍擠不進Top5甚至Top10。這很大可能是因為你的頁面沒有獲得足夠的外鏈支援。
外鏈支援可以簡單理解為別人的文章引用了你的內容,並在引用的地方給予一個跳轉到你的內容頁面的入口。在搜尋引擎眼中,獲取到他站的友情連結一般會是一個積極的訊號,因為這說明你的內容頁面被點贊、分享、收藏了,即對使用者有幫助、有價值。
那麼順著這個邏輯,搜尋引擎就會給予外鏈數量多的內容頁面更高的排名。所以長久以來,外鏈支援一直都是SEOer提升網站頁面排名時需要攻克的關鍵點和難點。
為什麼說是難點呢?因為要獲取到自然的(ADD,ASK,EARN)外鏈引薦實在是太難了。我們認為根本原因是付費外鏈(BUY)的出現。
但不管有多難,要使你的內容頁面在SERP排名更上一層樓,外鏈推廣是必須要兼顧的。而當下環境你的目標會是:如何用最小的成本讓你的內容頁面獲取更多高質量的外鏈,並能夠與SERP的競爭對手抗衡,從而提升或穩固你的關鍵詞排名。
為了達成這一目標,本文介紹了一套外鏈推廣五步走的方法論。
01 選取推廣頁面
進行外鏈推廣的第一步,必定是要先去確定你要推的內容頁面。但我們並不是盲目地進行外鏈推廣,更多時候,我們會需要結合業務需求去挑選能達到運營效果最大化的目標頁面。這可以從下面幾方面去判斷:
目標頁面是否屬於現階段主推的專案產品話題
目標頁面是否屬於該專案產品的重點轉化頁面
現階段是否會對該專案產品話題的SEO文章進行最佳化
對這些SEO文章進行外鏈推廣的目的是為了提升還是鞏固排名
簡單來講,我們會優先選取現階段主推專案產品話題下的重點流量轉化頁面,且最好為現階段有打算進行最佳化的內容頁面,另外會希望透過推廣能讓這些頁面獲得最大限度的排名提升或鞏固。
但是,並不是僅僅滿足上面判斷標準的頁面就能獲得符合期望的推廣效果,我們還得考慮推廣的難度,即頁面藉助外鏈推廣能獲得增長的潛力。這會需要進行第二步的SERP競爭分析。
02 SERP競爭分析
透過SERP競爭分析,我們可以快速瞭解到SERP首頁各個競爭對手在外鏈推廣上的實力,從而判斷出你的內容頁面是否可以透過適當的外鏈搭建而躋身到SERP頭部排名。也就是說,同樣的內容等級或者是已經在內容上有優勢的情況下,你會需要做多少條外鏈才能比競爭對手獲取到更好的SERP排名。
在做SERP競爭分析時,我們會關注下面幾點:
SERP第一頁競爭對手的網站域名權重(DR)
SERP第一頁競爭對手的外鏈域名數量(Domains)
SERP第一頁競爭對手的內容網站型別
SERP第一頁競爭對手的內容頁面質量
一般來說,當你的網站頁面權重和SERP上的競爭對手相差不算很大,同時競爭對手的外鏈域名數量並沒有多得十分離譜,那麼靠外鏈推廣快速獲得排名提升的潛力就大。
但是,如果你的網站權重和SERP上的競爭對手相差較大。這時候我們便有必要區分好其網站的型別,將競爭的目標更多地指向與自身資料差不多的同行,或者優先把自己網站的權重搞上去。
而如果你的SEO文章排名已經較好,或者是受到了演算法收益,那也可以透過SERP分析去看看是否需要為這些頁面適當地新增外鏈去鞏固其目前的排名。
從SERP競爭分析中我們得出的結論是:目標頁面的搜尋排名是否適合透過外鏈推廣去提升?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下一步我們便順理成章地需要去思考,怎樣使你的目標頁面獲取到更多的外鏈。
接下來的第三第四步,我們重點就放在如何找外鏈這個命題上。
03 競對外鏈分析
外鏈機會並不是可以簡單地僅透過SERP去發現的,如果你沒有清晰的尋找思路,或手頭上沒有什麼資源,最快最容易上手的方法就會是看看你的競爭對手都找誰去給自己的頁面做外鏈。在分析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做好以下三點:
優先分析同行的外鏈推廣情況
結合指標資料去過濾垃圾外鏈資源
對不同的外鏈機會的形式進行分類
透過上面第二步的SERP分析,我們基本能夠定位到有哪些競對在外鏈推廣上有發力。那麼我們一般會優先將矛頭瞄準同行的文章,因為同行的外鏈推廣策略與我們類似,做的主要也是付費外鏈,且其經濟實力跟我們通常沒差太遠。總的來說,可以理解為,同行能做的外鏈,大多數情況下我們也能做。
使用一些第三方工具,如ahrefs Site Explorer,我們能快速找出所有給過同行文章外鏈的網站資源。
拿到資源列表後,下一個問題是“哪些網站或渠道才是值得我們去聯絡或搭建的呢?”。因為推廣成本有限,貪不了,另外,也並不是所有競對有做的外鏈資源就是適合我們的,或是有價值的。因此,我們會需要結合一些外鏈的質量指標去進行分判,一般包括:
1. 網站內容相關性:你不會找一個家電網站去給球鞋測評文章做外鏈,這很好理解。
2. 網站權重(DR):正常來講,外鏈網站的DR越高,價值越大。
3. SpamScore:使用MozBar的SpamScore,我們可以快速將高Spam風險的垃圾網站過濾掉。
4. 網站流量情況:用於篩掉那些不會帶來引薦流量的,或靠其他手段將DR拉高但沒流量支撐的垃圾網站。
5. 網站內容質量:關注網站top pages的專業性,權威性和原創性,規避洗稿網站和pr網站。
6. 網站外鏈情況:關注這個網站給其他人的外鏈標準,nofollow還是dofollow,錨文字的位置和形式等。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初步篩選出了一批可以落實外鏈推廣的網站資源。在這些資源裡,有一部分會適合做付費外鏈,有一部分會需要投入時間生產用於釋出的推廣文章,還有一部分會需要使用不同的平臺賬號去留鏈。
下一步,我們需要做是對這些網站資源進行分類記錄,然後結合運營的情況去設計我們的推廣策劃。
04 外鏈推廣策劃
外鏈推廣策劃中很重要的一環是要進行資源分配,即對於不同種類的外鏈資源我們會需要考慮其經濟投入和時間成本。在權衡利弊之前,我們先看看收集到的外鏈資源屬於哪一種型別,因為對於不同型別的推廣資源,我們的投入和操作也是全然不一樣的。
當下比較普遍的外鏈資源種類有:
1. Guest post:找資訊站或個人部落格發文,或在其現有內容頁面插入自己網站的連結,一般為付費外鏈。
2. 社交媒體平臺:到YouTube,Facebook,Twitter等主流社媒平臺的影片描述或推文中留鏈。
要注意的是,從社媒獲得的反向連結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外鏈,除了不傳遞權重外,在統計流量時也不會作為引薦流量計算,而是作為社交流量。
3. 內容平臺:到Medium,Wikihow等內容釋出平臺上釋出文章,同時插入自己網站的超連結。
4. 問答論壇:到Quora,Yahoo!知恵袋等綜合性論壇或一些行業相關的專業性論壇上回答使用者問題並推薦自己的內容。
5. 部落格評論欄:到一些有開放評論留言版塊的資訊站或者個人部落格裡寫評論,同時做文章推薦。
6. PR文:聯絡PR網站運營商去批次釋出包含自己網站文章連結的新聞稿。
7. EDM:給訂閱使用者推送產品資訊的時候順便推送話題相關的內容文章。
以上便是常見的7種外鏈推廣方式。至於在這幾種方式中應該怎樣進行資源分配呢?這會需要我們結合回競爭對手的外鏈情況,以及我們實際業務中的投入成本去設計出合適的推廣策劃並落實下去。
那麼當該做的推廣工作都完成了以後,我們便能高枕無憂,坐等SEO文章的排名提升了嗎?並不是的,外鏈搭建並不是一勞永逸,其有效性也不會100%符合我們的期望,因此我們還會需要去驗收推廣的成效。
05 驗收推廣成效
那麼可以如何去評價外鏈推廣的效果呢?這需要透過一些關鍵指標的資料情況去體現。也就是說,當SEO文章的外鏈搭建需求已經全部回收後,以下的目標指標是否獲得相應的增長:
頁面的外鏈/引薦域名數量
網站權重
頁面引薦流量
流量轉化
頁面SERP排名和自然搜尋流量
這些資料指標均可以透過GA4和ahrefs Site Explorer獲取。驗收週期除了新發布的頁面外,如Guest post,其他渠道一般都能短期1-2周能完成資料統計。
透過這些指標資料我們不難回答下面幾個能判斷外鏈推廣成效的問題:
外鏈推廣後目標頁面的引薦域名數一共增加了多少?是否達到預期目標?
網站權重是否獲得間接受益?
對比自然搜尋流量,外鏈推廣為SEO文章帶來了多少額外流量,這些流量的轉化怎麼樣?
目標頁面的外鏈資料目前和競爭對手相比是否還有差距?頁面排名是否獲得提升或穩固?
哪種策略的資料效果最佳?
哪種策略的價效比最高?
… …
最後得出結論,哪種策略值得複用,哪種策略優先度高,然後就可以繼續在更多的目標頁面上進行推廣應用。至此形成SEO文章外鏈搭建的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