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生意的世界裡,“選品”決定了80%的成敗。很多人以為做數字產品需要“天馬行空的創意”,但事實恰恰相反——市場不缺創意,缺的是“被驗證過、能穩定賺錢的產品”。
想象一下,如果你能找到一個產品,成本幾乎為零,卻能反覆賣給成千上萬的使用者,那麼它的利潤空間會有多大?這正是數字產品的魅力:沒有庫存、沒有物流,只要打磨出一個有價值的檔案、課程或模板,就能無限複製銷售。
我也是很早就琢磨賣虛擬產品給老外了,但是前前後後嘗試了好幾次都沒有走通整個流程,一直到今年上半年開發的一款虛擬產品銷量還不錯,算了跑通了第一次。
如下圖8月份總共是收款3643美金,210個訂單,還有極少部分訂單退款的,這個營業額基本就等於到手的利潤,因為我是用谷歌自然排名和免費社交流量去做的。
● 木工製作教程(教使用者用木材打造傢俱、沙發等)https://tedplansdiy.com/
● 健康護理類的電子書
https://homedoctorbook.com/book/
選品的核心不是“創造新品類”,而是“找到市場已驗證的需求”。
以下是我親測有效的3種選品方法,從免費到付費,覆蓋不同預算需求。
方法1:社交媒體“蹲守”法(零成本)
直接在Instagram、TikTok、Pinterest等平臺滾動瀏覽,重點關注兩類內容:
● 哪些賬號在售賣數字產品?(比如教程、模板、電子書等)
● 這些產品的互動資料如何?(點贊、評論、收藏量是否高)
舉個例子:我之前在TikTok上發現一個賬號,專門賣“減肥目標追蹤”的數字手冊,評論區全是“求購買連結”的留言——這就是典型的“高需求訊號”,減肥一直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市場,賣各種減肥電子書或者影片的,或者減肥產品的太多了。
方法2:廣告間諜工具(付費但高效)
如果想更精準地找到“正在賺錢的產品”,可以用廣告間諜工具。
這類工具能抓取TikTok、Facebook、Instagram等平臺的廣告資料,幫你“偷看”別人在推廣什麼數字產品、效果如何。
我常用的工具是Pippy Ads,雖然需要付費,但價效比極高。
操作步驟很簡單:
1. 輸入關鍵詞(比如我想做減脂類產品,就搜“weight loss”);
2. 工具會自動篩選含該關鍵詞的廣告,並按“互動量”排序;
3. 優先看“曝光量高+投放成本高”的廣告——這類廣告往往背後有高利潤產品支撐。
我曾找到一個曝光量達940萬次的廣告,廣告花費約5萬美元。點進連結後發現,對方賣的是“減脂食譜電子書”——這就是一個典型的高價值數字產品。
我們可以簡單算筆賬:
● 電子書定價25美元;
● 工具預估約8000-9000人完成轉化(即購買);
● 保守按7000人購買計算,總收入=7000×25=17.5萬美元;
● 扣除5萬美元投放成本,淨利潤約12.5萬美元。
這個案例足以證明:選對產品,數字生意的盈利空間有多驚人。
方法3:Etsy平臺挖爆款(零成本+高靈感)
Etsy是全球最大的“手工原創平臺”,流量也非常的驚人(如下圖,一個月有訪客3.8億,而且超過50%是美國婦女,消費力很強)。
這個平臺有不少國人都在上面開店賺錢過,然後也很難逃過被封店鋪的經歷,總而言之這個平臺是一個有故事的平臺。
比如我曾搜到一個“CBT Handouts Therapy Worksheets/成癮行為CBT追蹤表”(幫助使用者記錄並改善成癮習慣,比如遊戲成癮):
● 定價約29.99美元;
● 累計銷量24300份;
● 粗略計算,僅這一個產品就帶來了24300×29.99=72.8萬美元收入。
在Etsy選品時,重點關注“Bestseller”標籤和“銷量1000+”的產品——這些都是經過市場驗證的“賺錢款”,你可以在此基礎上最佳化包裝(比如更精美的設計、更詳細的內容),打造出競爭力更強的產品。
做這類產品的話,可以避免國內同行的競爭對手了,你的對手直接是一些本土的老外了,有壓力,也有動力。
二、產品獲取:3種方式,新手也能快速上手
找到目標產品後,不用糾結“自己是否專業”——你不需要成為領域專家,只需把“有用的資訊”包裝得比別人更好。
如何打磨出一份讓人信服,有轉化的產品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1. 免費獲取:改編公開資源
如果預算為零,可以從“免費資源”入手。
比如你想做“純素食譜”產品:
● 在搜尋引擎中搜“free vegan recipes PDF”;
● 下載找到的免費PDF文件;
● 用自己的語言重新組織內容、最佳化排版(注意:需修改核心表述,避免侵權);
● 最終形成一份全新的“純素食譜指南”。
這種方式的核心是“二次創作”——把零散的免費資訊,整合成結構化、易讀的產品。
2. 自主製作:AI+人工結合(低成本)
現在有大量工具能幫你降低製作門檻。比如我之前提到的“成癮追蹤表”,很多賣家是這樣做的:
● 用AI工具(如ChatGPT)生成基礎文案和表格框架;
● 用設計工具(如Canva)最佳化視覺效果;
● 自己補充1-2個實用案例,提升產品價值。
自主製作的優勢是“差異化強”,你可以根據目標使用者的需求,定製產品細節(比如針對“新手媽媽”的育兒模板,加入更多實操小貼士)。
3. 購買PLR產品:直接“買斷銷售權”(靈活高效)
這個方法是國內大部分人都不怎麼了解的方法,PLR(Private Label Rights,私有標籤權)產品是指“可以直接購買、修改後再售賣”的數字產品,常見的有影片課、電子書、模板等。